12月28日,应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克林研究员和青年创新促进会的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院士到亚热带生态所进行学术交流,作题为“人地系统耦合机理与模型模拟”的学术报告。王克林主持报告交流会。
傅伯杰报告中指出随着人类影响增大,多种关键地球过程已经突破安全边界,全球资源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持续地保障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大科学和决策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而人地系统动力学作为研究人地系统中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互馈关系的动态作用机制的研究方向,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基础。他介绍了人地耦合系统包括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回路、遗留效应和时滞等8项特征,及3种常用的研究框架及其指标体系,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多个耦合模型和发展策略,对比了多种模拟方法的复杂程度和适用尺度,最后以“黄土高原生态格局-过程-服务与可持续性研究”为例,介绍区域人地耦合模拟模型应用,通过改变和改善关键节点,逃离“社会-生态陷阱”(即难以打破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低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傅伯杰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随后,他详细解答了参会者提出的问题,在模型适用性、具体应用等方面做了明确的梳理。会上讨论热烈,整个交流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报告人简介: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科学理事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兼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limate change 等sci收录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2部。2005和2020年先后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贡献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9年,获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生态保护奖、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2020年,获科技盛典-cctv 2019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荣誉会士,获2020年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洪堡奖章”等荣誉。
傅伯杰作学术报告
交流会现场
附件下载: